欢迎来到2025新澳门2025原料网!

全部
  • 全部
  • 产品管理
  • 新闻资讯
  • 介绍内容
  • 企业网点
  • 常见问题
  • 企业视频
  • 企业图册

内容详情

以榜样之光,照亮奋进之路 ——读《因平凡而伟大》有感

分类:

职工文苑

作者:

李庆亮

来源:

第一分公司

发布时间:

2025-08-05 09:03


《因平凡而伟大——冶金地质优秀技术工人奋进实录》这本书,宛如冶金地质发展历程中一部生动的奋斗史诗。它真实记录了每一位深耕地质行业者的不懈奋斗历程,书中的每个故事都鲜活、真实,如璀璨星辰,深深打动并激励着我,让我在前行路上始终充满勇气,奋勇向前。

钻机般的坚守:把“不会”变成向上的阶梯

读过张彦斌的故事,我便联想起单位院子里那棵不知年轮的大桑树。它的根须深深扎进贫瘠的黄土,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默默地向天空尽情伸展、努力生长,从一棵幼小树苗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。

张彦斌初入机台时,晦涩的技术理论如同一堵无形的墙,理论与实操之间的鸿沟似一道深谷。然而,满心的茫然并未阻挡他的拳拳赤子心。面对困难,他没有退缩,而是将孤寂与思乡之情深埋心底,把自己当作一块干涸的海绵,努力汲取知识。理论书籍被他翻得卷了边,实操台前的灯光常亮至深夜。他反复拆解又重组修理的门道,甚至将表达沟通这样的“软功夫”也当作技术的一部分来打磨。

这让我不禁为自己的畏难情绪感到羞愧。我曾因学习一个新软件觉得麻烦而抱怨,也曾因一次方案被否定就想另寻他路。张彦斌用 30 年的坚持告诉我:所谓成长,就是把无数个“不会”垒成台阶;所谓专业,就是把每一次“卡壳”“瓶颈”都当作精进的契机。那些我们轻易说出口的困难,在真正的奋斗者面前,从来都是用来跨越的,而非逃避的借口。

刻环片上的匠心:0.1毫米里的星辰大海

吴共志的故事,像一颗微小却璀璨的星星。0.1毫米的切割精度,在常人眼里或许只是毫厘之差,但在他手中,却是需要用显微镜去丈量的艺术。刀头的摆放角度、片体需求的计算、功率与气压的微调,每一个环节都被他拆解成无数个“为什么”和“怎么办”。当1分20秒的切割流程如行云流水般完成,那片表面光滑如镜、无挂渣无切伤的刻环片,早已不是一块普通的工业零件,而是匠人用耐心与智慧雕琢出的时光标本。

我们这一代人,时常被贴上“浮躁”的标签。追求“年少成名”的焦虑,如潮水般漫过生活的每个角落,心浮气躁成为做事的常态,缺少了追求卓越与极致的匠心精神。吴共志用他的刻环片提醒我:细节决定成败。真正的卓越,往往藏在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中。就像故宫的钟表修复师王津,花几个月时间只为修好一个齿轮。所谓工匠精神,从不是遥不可及的传说,而是把完成任务升华为做到极致的热爱。

如今,我们无需忍受野外作业的艰辛,却常常因一点工作压力就喊难;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,却在面对新知识时懒得深入钻研;我们羡慕前辈们的荣誉,却忘了他们曾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默默耕耘。这种对比,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我们精神世界的贫瘠。不是环境不够好,而是我们缺少在艰苦中坚守的韧性;不是时代不给机会,而是我们缺失了在平凡中追求伟大的勇气。

张彦斌和吴共志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,把普通工作做成了了不起的事业;他们没有豪言壮语,却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劳动最光荣、奋斗最幸福。当我们抱怨工作琐碎时,想想张彦斌在机台前沉淀的30年;当我们畏惧技术难题时,看看吴共志为0.1毫米反复试验的身影。所谓伟大,从来不是突然降临的光环,而是平凡日子里持续发光的热忱。

合上书页,窗外繁星点点。那些冶金地质行业的奋斗者们,如同散落在大地深处的星辰,或许不耀眼,却始终以恒定的光芒指引方向。这不仅是他们的故事,更是我们的指路明灯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们或许不必再经历帐篷里的风雪,但必须传承他们骨子里的那股劲儿:对知识的渴望、对技术的敬畏、对目标的执着。

正如书名所言——“因平凡而伟大”。真正的伟大,诞生于平凡的坚守。榜样的意义,在于让我们看到:在每一个普通的岗位上,只要心怀热爱、脚踏实地,都能活成一束光,既照亮自己的征程,也为他人指引方向。

这或许就是这本书最珍贵的馈赠:它让我懂得,所谓奋进之路,并非遥不可及,而是从当下出发,以榜样为灯,在平凡的日子里,像单位院子里的那棵老桑树一样,向下扎根、向上生长,认真学习、努力工作。当我们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成为一束光,无数束光汇聚起来,便是这个时代最壮阔的星河。

总局网站群

相关链接

联系我们

地址:龙城大街107号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科研楼

2025新澳门2025原料网 版权所有

图片名称

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751号

网站建设: 中企动力 太原